中鋼安環院導師簡介
|
吳啟兵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博士,中鋼安環院院長。長期從事企業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及安全培訓工作,具有豐富的安全理論與實踐經驗,先后主持完成了武鋼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信息系統研究、冶金企業員工安全行為能力改善研究、冶金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8項安全管理成果獲省部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及安全科技進步獎,參與多項冶金行業安全標準的制定,在國內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特聘為國家安全生產專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教授。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研究方向為安全環保及技術管理。
|
|
王先華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中鋼安環院副院長,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專家,湖北省享受政府津貼專家,湖北省、武漢市安全生產專家。兼任中國金屬學會冶金安全與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人類工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常務理事,武漢市科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兼職教授,武漢科技大學產業教授。 技術研究方向:安全生產風險管理與事故控制技術,安全文化建設,應急管理技術等。主持原國家計委重點項目 “建設項目(工程)安全評價方法與可靠性鑒定技術研究”、科技部“工傷保險相關技術研究”、“大型企業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系統開發研究”以及湖北省發改委“湖北省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對策研究”等項目,主持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課題“高溫熔融金屬轉運安全監控預警與防傾翻技術裝備研發”,湖北省安全生產專項基金項目“基于遏制重特大事故的企業重大風險辨識評估技術與管控體系研究”,“基于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城市生命線災害風險管控關鍵技術研究”,“湖北省“十四五”重大災害事故風險監測預警和安全生產預防控制體系創新研究”“湖北省“十四五”應急科技創新與應急產業研究”,國家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項目“礦山事故與職業病危害分析鑒定實驗室建設項目金屬非金屬礦山職業病危害分析鑒定實驗室”。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安全生產標準修制定,主持近百項建設項目、企業安全管理咨詢、安全生產培訓等工作,發表論文100余篇。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鄔開發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第五屆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全國安標委冶金有色分標委秘書長,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評審員,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專家,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安全教育培訓優秀教師。主要從事安全技術、安全法規標準、安全培訓等技術工作。主持制修訂煉鐵、煉鋼、軋鋼、燒結球團、焦化、煤氣、鐵合金等冶金系列七個標準,主持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創建咨詢項目近100個,擔任組長評審全國冶金、有色行業安全生產一級標準化企業近200余家。應邀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武漢等30多地講授安全生產標準化有關專業知識近百場,受眾人員超萬人。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劉宏斌 1968年11月生,漢族,湖北監利人,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1990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勞動保護用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武漢)主任、院長助理。主持制定國家標準10項,發表論文20余篇,完成科研項目5項。國家科技部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及升級改造項目——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質量檢測系統改造升級技術開發,獲得武漢市科技進步獎貳等獎,獲得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專業方向是勞動防護用品檢驗檢測和標準制定。
|
|
查振林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工學碩士,中鋼安環院院長助理。長期從事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業務,在市政污水處理、冶金廢水治理、水環境修復、污染土壤修復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主持、參與設計、工程項目80多項;授權發明專利2項;參與科學技術研究3項;參與標準制修訂1項;在國內刊物發表論文10余篇,培養碩士研究生4名。指導專業為環境工程,研究方向為水污染控制工程。
|
|
劉峰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現任安全事業部總經理,兼任中國安全生產協會冶金專委會秘書長,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專家,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安全評價師。一直致力于安全監管體系研究、安全生產技術研究及安全法規標準研究制定等工作。主持和參與了國家科研項目30余項,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40多項,參與著作編寫6本、發表論文40多篇,獲得專利及軟件授權7項。獲得安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中鋼集團科技創優三等獎1項,冶金礦山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能講授安全精品課程十余門,多次參加國務院安全督察工作,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負責和參與的科研項目都走在行業前列。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汪濤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現任中鋼安環院綠世紀公司總經理,湖北省應急管理專家庫專家、湖北省安全生產技術協會專家、武漢市安全生產專家組專家、湖北省科技專家庫專家、江西省科技專家庫專家、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標準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工業防塵委員會副秘書長、湖北省冶金協會理事、武漢市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期從事工貿安全、風險評估、粉塵防爆、智慧安全等領域技術創新工作,先后承擔國家應急管理部、科技部,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武漢市應急管理局,以及各區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工貿安全科研及專項診斷等技術工作30余項。主持國家科技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可燃性粉塵除塵系統防爆設計與評估技術研究》、湖北省安全生產專項資金項目《涉可燃粉塵企業粉塵爆炸事故風險評估技術研究》、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工貿行業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武漢市科技計劃項目《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工貿企業粉塵爆炸風險智能評估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10余項科研項目。近年來,汪濤博士多次在國際會議和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專利授權10余項,軟件著作權10項。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王兵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中鋼安環院檢驗檢測事業部總經理。長期從事建(構)筑物可靠性檢測鑒定工作,具有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已完成和正在實施的科研課題有“特大型橋梁安全養護檢驗檢測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鋼吊車梁疲勞壽命評估”、“內腐蝕集成超聲復合式掃查儀研發”、“特種設備智慧管控平臺”等,參與多項行業標準的制定,在國內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余篇。指導專業為土木工程,研究方向為建(構)筑物可靠性檢測鑒定。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陳卉 碩士研究生導師,高級工程師,碩士,中鋼安環院綠色發展事業部總經理。長期從事節能、低碳、綠色制造、環境保護工作,具有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先后參與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核算項目、武鋼NOX排放量核算技術研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廢物循環利用技術與示范項目、典型行業碳達峰的關鍵技術標準及質量基礎協同控制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參與多項綠色制造、低碳標準的制定,在國內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余篇。指導專業為環境工程,研究方向為節能低碳。
|
|
盧春雪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現任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安全首席。第五屆國家級安全生產專家、第一屆國家安全生產應急專家、國家一級安全評價師、注冊安全工程師。作為技術負責人組織、主持神華集團、寶武集團、鞍鋼、首鋼集團等企業大型安全咨詢會診工作。作為項目總負責人、技術負責人主持、組織2018年韶鋼“2.5”較大煤氣事故后的大型咨詢會診工作。在各大企業創新安全咨詢模式(SBBS、HAZOP、智慧平臺、智能產品、相關方管理提升、智能體感)。多次參與煤氣、焦化行業內大型的論證討論工作,為企業解決實際的安全技術問題。為企業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寧波鋼鐵、寶武集團、寶鋼股份等主要負責人)提供設計,體感項目相關模塊的主要技術負責人。制修訂法律法規標準5項,主編及主要參編教材2本,發表論文數十篇,擁有專利5項。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李武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環保首席專家、有機廢水處理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難降解有機污水處理的研究。在垃圾滲濾液處理方面,取得多項全國第一的業績,其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申請國家專利30余件,發表論文20余篇,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科技部科研院所專項資金課題“垃圾焚燒廠滲濾液深度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研究”、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垃圾填埋場資源化處理技術及工程示范”、湖北省科技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高濃度有機廢水超快催化處理關鍵技術研究”等幾十項科研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并參與制訂《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456-2012)工作。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指導專業為環境工程。
|
周煥明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現任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研發首席。主要開展安全技術咨詢、檢測檢驗、職業病危害檢測與評價以及礦山安全工程工作,主持或參加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非煤地下礦山安全監測預警決策通用平臺研究”等多個重大項目研究、設計和實施。積極為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參加了《冶金礦山工程項目規范》等多項國家和地方標準規范的編制,其中,《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技術規范》(DB42 1097-2015)獲得2018年湖北省預防醫學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獲聘為 “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和“國家衛生健康標準委員會職業健康標準專業委員會(工程防護組)委員”。組織建設了“國家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金屬非金屬礦山職業危害分析鑒定實驗室”,主持完成了可研、初步設計、安裝施工與調試等工作。 主持研究設計了“高溫高濕危害評估模擬驗證系統”、“無線快速組網礦井通風系統在線監測分析系統”等多個 自研系統,并組織實施。項目申報多項專利。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 |
萬迎峰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環保工程師,國家注冊咨詢工程師。長期從事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生態環境領域規劃政策咨詢和科研工作,湖北省循環經濟專家、武漢市節能專家。主持完成《武漢市循環經濟“十四五”規劃》等循環經濟規劃或方案40多個,《潛江市國家循環經濟示范縣建設實施方案》等多個方案國家發改委、省發改委批復通過,《谷城國家循環經濟示范縣創建實施方案》等多個咨詢報告獲國家、省級工程咨詢優秀成果獎。主持完成國家CDM項目《武漢低碳城市試點研究》、《中鋼集團碳達峰行動方案》等多個低碳研究項目。承擔完成國家十三五科技支撐項目《鋼渣梯級利用與余熱梯度回用技術及應用》精煉渣熱態改性中試裝置研發等重大科研任務。指導專業為環境工程。
|
|
王盛勇 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鋼安環院綠色發展事業部副總經理。主要從事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術服務和課題研究。主持完成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復、垃圾填埋等項目咨詢、設計、工程等技術服務40余項。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湖北研究院重點咨詢研究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通過科技成果鑒定3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項。指導專業為環境工程。
|
|
張璐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碩士,中鋼安環院研發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設計與運行管理,在水污染防治技術研究與開發方面具有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先后主持完成了“垃圾焚燒廠滲濾液深度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研究”、“垃圾滲濾液全量處理技術研究”、“低碳、綠色、生態廢水零排放系統研究及應用實踐”、等十余項科研項目,獲得省市級科技獎勵8項,研發的3項技術入選2012年度“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及2021年《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用技術及裝備》;申請發明專利7項,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擔任湖北省發改委有機廢水處理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工業安全與環?!冯s志審稿專家。專業方向為環境工程,研究方向為有機廢水污染治理技術。
|
|
吳帆 碩士研究生導師,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一直從事污水治理工程設計工作,具有豐富的專業技能與工程經驗,先后擔任過多個重大、示范工程項目的設計總師,工程類別涉及市政、化工、冶金、生態修復等多個環保領域。其中1項工程設計獲得省級勘察設計成果二等獎。在國內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篇。指導專業為環境工程,研究方向為市政及工業園區污水治理。
|
|
王彪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一級安全評價師,注冊安全工程師,中國應急管理學會風險防控與保險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標準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應急管理專家庫專家、湖北省安全生產技術協會專家、武漢市應急管理專家,中鋼安環院“環境安全”創新團隊帶頭人。主要從事工業企業安全風險防控、環境安全研究及應用與實踐、安全評價、安全咨詢、事故調查等工作。參與國家安全生產科技攻關專題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5項、企業項目3項,參與省部級項目7項;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SCI/EI論文2篇;主持或參與起草標準18項;申報發明專利11項、授權4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安全控制論以及風險管理理論為基礎的企業區域網格化安全風險智慧管控技術;環境安全技術等。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尹里剛 1973年12月生,共產黨員,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安全事業部礦山安全室主任。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評審員。一直致力于非煤礦山安全管理及安全技術方面的研究。主持參與的項目有:礦山安全診斷與風險評估、安全標準化、雙重預防機制、礦山安全預警、礦井通風優化、智能通風、礦用設備檢測檢驗、地壓及邊坡在線監測、尾礦庫在線監測、智慧礦山及信息化等。擅長于礦井通風、礦山機電、礦山安全監測信息化。參加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16項,發表論文7篇,獲得專利3項。 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樂有邦 碩士研究生導師,正高級工程師,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安全事業部副總經理。主要從事安全生產法規、安全生產工程技術研究,致力于粉塵防爆、工貿安全等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先后參與了《嚴防企業粉塵爆炸五條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68號)、《工貿企業粉塵防爆安全規定(應急管理部令第6號)》、《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粉塵防爆領域)》、《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 15577-2018)等多項法規標準的制修訂工作?,F為北京市安全生產專家、湖北省安全生產專家、山東省安全生產專家、海南省安全生產專家、深圳市安全生產專家、蘇州市安全生產專家。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粉塵防爆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
|
陶婷婷 碩士研究生導師,高級工程師,武漢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專業兼職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安全數智化、動態安全風險評估、行為安全、量化安全管理等。主持參與基于物聯網技術非煤地下礦山安全監測預警決策通用平臺、雙重預防機制管控平臺、鋼鐵企業動態安全風險評估模型、企業安全發展指數、大型鋼鐵企業典型安全風險指數模型與預警技術研究等數智安全項目。發表論文10余篇、申請專利10余項。指導專業為安全技術及工程。
|